中国传统节日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
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,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,是祭祀、祭祖和扫墓的节日。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自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节日。清明节与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
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“墓祭”之礼,大约始于周代,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,清明节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,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。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,到了唐朝,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。宋元时,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。明清时期大体承接前代旧制,清明节祭拜祖先、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然盛行。民国时期,受汉族文化影响,中国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,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,但扫墓祭祖、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基本主题,此外还有荡秋千、蹴鞠、放风筝、植树、拔河等众多户外游乐活动,以及吃子推燕、醴酪、青团等食俗。除了中国,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,如越南、韩国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等。
- 中文名
- 清明节
- 别 名
- 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
- 流行地区
- 中国、东亚、东南亚等华人华侨聚集地
- 拜山流程
- 清杂草、摆祭品、拜祭、鸣放鞭炮
- 节日类型
- 中国传统节日
- 节日时间
- 公历4月5日前后(斗指乙,太阳黄经15°)
- 节日起源
- 干支历法、原始信仰、祭祀文化
- 节日活动
- 踏青郊游、扫墓祭祖
- 节日饮食
- 祭祖金猪、鲜果茶点等
- 节日意义
- 礼敬祖先,亲近自然
-
与辉同行,是董宇辉的抖音新账号,2023年12月26日获认证信息为“与辉同行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”。2024年1月9日,“与辉同行”正式开播。截至2024年1月10日15时35分左右,该账号粉丝已增至775.2万。截至6月2日,董宇辉新号“与辉同行”粉丝已突破1900万。...了解更多>>
-
黄河,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,属世界长河之一,中国第二长河(也有称第二大河流)。黄河之“黄”,实为泥沙。古籍有载:“黄河斗水,泥居其七”。黄河泥沙九成来自黄土高原,黄土高原土质疏松,易蚀易散,每逢暴雨冲刷,则流失大量水土,奔入黄河。[1]流域冬长夏短,冬夏温差悬殊,季节气温变化分明。流域降水量小,...了解更多>>
-
洞庭湖,古称云梦、九江和重湖,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,跨岳阳、汨罗、湘阴、望城、益阳、沅江、汉寿、常德、津市、安乡和南县等县市。洞庭湖之名,始于春秋、战国时期,因湖中洞庭山(即今君山)而得名。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、太平、藕池、调弦四口来水,南和西接湘、资、沅、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,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...了解更多>>